金属、非金属、高温合金、高分子化合物等材料若要达到“物尽其用”,除了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影响因素外,其物理性能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拉力试验机便是用于测量材料物理性能的首选仪器和必备工具。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工业生产要求的提高,曾经“冷僻”的拉力试验机行业如今已走出“深闺”,日益向人们彰示这一行业的市场潜力与强劲的发展势头,有数据显示,中国拉力试验机市场销售总额每年可高达40亿人民币。
拉力试验机市场前景如此大好,但我国拉力试验机制造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普遍不足,产品更新速度缓慢,且国内拉力试验机高端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试问我国冲击拉力试验机企业应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打造国产化拉力试验机品牌,再逐渐进入高端市场,并终实现整个拉力试验机行业的良性发展?相信国内众多的拉力试验机专家、用户以及生产企业都在努力寻找这个突破口!
王春生教授,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年来,王春生教授一直从事新型飞机耐久性和发动机高温合金工艺的性能研究,在拉力试验机的应用开发方面颇有心得,曾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力学材料拉力试验机相关课题项目的起草制定;另外,王春生教授对拉力试验机在控制器、常规夹头、高温蠕变等方面曾提出过卓有有效的改进建议,并多次参与我国拉力试验机标准的制定等。
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王春生教授,就目前国内外拉力试验机的应用开发、技术进展、国内外产品差距、国内市场现状、拉力试验机行业未来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与王春生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春生教授
拉力试验机技术与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拉力试验机技术走向:“大、小、精”与“环境模拟”
20世纪,随着液压伺服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拉力试验机测试技术可以实现过去人工操作不可能完成的试验,使材料性能研究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高科技飞速发展,对拉力试验机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测试要求。
关于冲击拉力试验机技术的发展方向,王春生教授谈到,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下,材料的工作条件非常复杂,人们对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市场上也日渐出现了各种型号与功能的拉力试验机产品。从目前各种新型的拉力试验机来看,拉力试验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大、小、精”以及“环境模拟”。
(1)“大”:近几年,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很快,诸如导弹、火箭这样的大型结构件越来越多。另外,我国将逐步开放3000米以下的低空领域,如此以来,小型飞机的市场需求将会大幅提升,这些都将大大促进拉力试验机往“大”的方向不断拓展。
(2)“小、精”:精度是各种仪器设备永远不变的追求之一,拉力试验机亦不例外。与航空航天领域不同的是,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人们需要对一些微小材料、微小部件进行性能评价,如人体骨骼、眼睛的巩膜等生物材料,其感应量在0.1N,而通常的拉力试验机精度很难达到,这就要求厂家能够提供更为小巧、灵敏的拉力试验机“精”品。
(3)“环境模拟”:目前,环境模拟技术已成为拉力试验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工业的发展,材料测试不再局限于力的模拟,对于极端试验条件下的环境模拟要求也越来越多:超高压、超高温、超低温、超真空、超高强、超辐射、耐腐蚀等。例如,液氧、液氮、液氢的储存罐材料要模拟航空航天环境,以便能更为精准地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
拉力试验机正往更“细”、更“新”的应用领域发展
材料性能的研究起始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主要是利用机械测试设备进行静态试验,用以评价材料在拉压和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征。近几年,合金材料、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超导材料等新材料的开发与使用,极大地拓展了拉力试验机的应用领域。
目前,拉力试验机主要针对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延性、表面与内部缺陷等参数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分析研究,可以广泛地应于在矿企业、计量部门、科研院所的现场和实验室,具体领域涉及到航天航空、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包装、车辆制造、电线电缆、纺织纤维、塑料橡胶、建筑建材等各行各业。
王春生教授介绍到,若从力学实验角度来看,拉力试验机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结构力学,一是实验力学(包括材料研究与材料检验)。过去,拉力试验机一般常用于汽车零部件、塑料、岩石力学、工程结构件等传统领域的常规材料测试。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更轻更强的材料用于制造飞机、火箭、汽车等,这使得拉力试验机的应用领域逐渐往更细的领域、更新的方向发展。大至飞机、导弹、火箭、卫星等大型结构件,小至人体骨骼、眼睛巩膜、电子材料、玻璃、牛肉干、布料等,可谓是和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另外,随着拉力试验机的广泛应用,我国从事材料性能测试的人员队伍也已变得相当庞大。单就专业会议而言,国内外每年都会召开规模很大的各种力学会议,如国际断裂力学会议、疲劳断裂会议、常规力学会议等。
当前国内外拉力试验机产品市场格局
多方面分析国内外拉力试验机产品的差距
拉力试验机是一种集光、电、机、液和计算机技术与一体的高技术产品。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拉力试验机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外拉力试验机生产制造水平和测试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国拉力试验机的发展却未跟上全球拉力试验机前进的“步伐”。
王春生教授谈到,拉力试验机按加荷方法可分为动态拉力试验机和静态拉力试验机。一般来说,用户对动态拉力试验机稳定性的要求要比静态拉力试验机高很多,但由于我国在动态测控、伺服阀等方面的技术尚未过关,因此,国产动态拉力试验机的使用率很低;另外,虽然部分国产静态拉力试验机的技术参数可以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但就产品整体的机械系统、测控技术、应用软件与配套器件等方面还存在很明显的差距。
(1)机械系统:设计一款拉力试验机产品的机械系统,需要凭借经验,并考虑材料性能、工艺水平、加工能力、热处理效果等诸多因素。例如,德国的拉力试验机夹头在造型、工艺等方面都做得非常“精致”;而国内的热处理工艺不到位,后期加工也比较粗糙,拉力试验机夹头硬度不达标,很容易变形,使用寿命大为缩短。事实上,这两种工艺的投入相差并不大,可惜的是,国内企业一贯守旧,很少在工艺上有所改动。
(2)测控技术:我国拉力试验机的测量控制技术一直都落后于国外,其中大部分拉力试验机关键技术和部件,如力传感器、引伸计、控制器、伺服阀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就采样频率这一指标,我认为静态拉伸拉力试验机的基本采样频率应该在200个点。目前,国产拉力试验机的采样频率一般在40Hz左右,而国外较好的拉力试验机采样频率可达1000Hz,动态电液伺服疲劳拉力试验机采样频率为5000-6000Hz,这就比国内拉力试验机的性能质量高出许多。
(3)应用软件:总体来说,国内外软件各有千秋。国产软件功能简单但操作方便,国外软件功能强大但操作略显复杂。不过,与国外软件相比,国内拉力试验机软件的人机联网功能不佳,这给拉力试验机的操作与维护方面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国内拉力试验机厂家需要在软件功能、操作性、稳定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4)拉力试验机配套器件:拉力试验机配套器件可以大大增加拉力试验机产品的技术功能与含金量,但这却是我国拉力试验机行业中技术水平的“薄弱一环”。例如引伸计,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大多选用首都钢研院的橡皮筋捆绑式引伸计,且不说其测量误差、工作稳定性,单就其橡皮筋捆绑固定方式的工作效率就难以满足用户的测试需求。
国内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高端产品市场被国外企业占领
常言道:“技术决定产品,产品决定市场”。拉力试验机技术的落后使得我国拉力试验机行业发展进入了“瓶颈”状态。目前,我国拉力试验机产品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较,绝大多数产品处于中低档水平,尤其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长期被国外生产企业占领。
谈到我国拉力试验机的发展历史,王春生教授表示,我国拉力试验机发源于吉林省的长春拉力试验机厂、长春拉力试验机研究所,从初的硬度计逐渐扩展到拉力试验机,我国拉力试验机行业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国产拉力试验机微机伺服控制系统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得我国拉力试验机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大有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之势。
但是,市场的开放也使得众多国外知名拉力试验机厂商纷纷登陆国内市场。国外拉力试验机产品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产品性能又优于国产拉力试验机同类产品,再加上90年代末企业改制后,国内拉力试验机企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产品技术更新缓慢,因此,国内高端产品市场几乎都被国外拉力试验机制造企业占领,即便是国外拉力试验机价格是国产同类产品的4-5倍,但国内市场需求依然很大。
对于国内拉力试验机行业的现状,王春生教授不禁感叹道,近几年,国内对各类拉力试验机存在着大量需求,这使得国内拉力试验机制造企业的数量持续增多。目前国内拉力试验机生产企业保守估计也有300家,其中,多数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定位低端,关键部件通过进口、外购等方式获得,采用低价策略“分抢”国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但是,如此混乱的市场状态显然不利于我国整个拉力试验机行业发展。
立足差距 突破拉力试验机行业发展“瓶颈”
拉力试验机一直是欧美国家对我国尖端科研课题限制出口的产品,因此,打造我国拉力试验机民族品牌,增强国产拉力试验机的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当前进口产品的竞争,我们期待国内拉力试验机企业走自己的路,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拉力试验机来。
关于如何突破我国拉力试验机行业的发展瓶颈之问,王春生教授如是回答,目前,我国拉力试验机行业发展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
拉力试验机是一个国家整体制造水平的“缩影”,政府应当给予拉力试验机行业足够的重视与支持,适当加大拉力试验机相关课题项目的研发投入,关注并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国内拉力试验机制造企业,引导与规范我国拉力试验机行业的有序发展。
(2)加快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拉力试验机是一种集机械、电气、材料力学、实验标准与计算机为一体的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品,涉及学科范围非常广。但目前,我国没有这样的对口专业,国内从事力学研究的人员几乎都是从材料、机械设计、物理等相关专业转过来的,因此,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多方配合,加快培养综合型的专业人才。
(3)改进企业经营理念,增加研发投入
今天的市场格局,与其说是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不如说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问题更为恰当。生产企业要卖出产品获得利润,不能说不对,但是不能以“打价格战”为前提,关键要考虑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与价格,随之再增大研发投入。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淘汰落后企业,形成几家有竞争能力的国内拉力试验机制造企业,并终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后,王春生教授表示,总的来说,我国拉力试验机行业还是很有希望的。国内企业目光要放长远,立足国内外产品差距,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力投入研发新技术,提高产品性能,才能扩大产品市场。我们只有创造属于中国的拉力试验机品牌,才能逐渐加大国产拉力试验机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地位。
后记:
对于当前国内拉力试验机制造企业规模小,拿不出高薪来聘用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教授建议,企业可以走“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道路。“企业出资提供产品,学校负责开发应用,这样不仅丰富地利用了产品,找出其不足之处,进而提出解决方案,为企业节省了人力与财力,同时学校也完成了课题教学任务,转而又为企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另据了解,目前全球拉力试验机的市场需求依然广阔,尤其是中国拉力试验机的市场需求发展更是“不容小觑”,这对于有企业发展眼光、自主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的国内拉力试验机制造企业而言,不啻为一个极其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挑战与机遇并存,瓶颈口也是突破口,正如王春生教授所言:“努力提高产品性能与质量,才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相信这将是突破我国拉力试验机行业发展瓶颈的一条有效途径。
采访编辑:刘玉兰
附录:王春生教授个人简介
王春生,男,汉族,1936年2月出生,辽宁沈阳市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1960年毕业于原北京航空学院材料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工程材料力学和研究工作。退休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返聘至今。